新书坊 | 《唐诗流变论要》(葛晓音)
《唐诗流变论要》
·“当代唐诗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葛晓音教授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诗歌史,尤其是唐代诗歌史的研究。从早年注重诗歌艺术分析到专注于研究艺术特征成因与社会历史思潮的变化,再到研究诗歌语言、体式形成的内在规律,并旁及音乐、宗教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研究特色。本书所选的是作者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章,亦可看作是作者学术人生的浓缩和精华。
——编辑推荐
《唐诗流变论要》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作 者:葛晓音
开 本:16
装 帧:精装
页 数:37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本书对唐诗的整体艺术特征及成因作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有《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等7篇文章,从唐诗诗歌自身的格律、调式、审美风格等内在特征着手讨论形成原因及演变规律,论及五古、五律、绝句、七律、七言歌行等诗体。下编包括《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兼论支遁注〈逍遥游〉新义》等7篇文章,从政治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思潮、历史考证等外部因素研究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取向的形成和变化。
后记
这本《唐诗流变论要》是从我三十年来已经发表的一百多篇论文中选出来的,上编7篇是对南朝到盛唐各种诗歌体式生成发展原理的研究,包括五言古诗、新体诗、五律、绝句、歌行、七律等,重在诗歌内部规律的探讨;下编7篇是对南朝至盛唐诗歌发展的外部原因的研究,包括历次诗歌革新的背景思潮、儒学玄学思想的影响、文人的行为方式和时代观念等,力求紧扣这段诗歌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寻找最贴近历史的解释。由于南朝对唐诗风貌有直接影响,北宋诗文革新直接承自唐代,所以本书也选入了4篇不属于唐代但与唐诗密切有关的论文。虽然由于全书篇幅体例的限制,构不成完整的系列,但希望能大致反映我对唐诗演变的前因后果的一些思考角度。为了能体现最近的研究进展,本书既选了最新发表的若干论文,也有少数旧文的内容在这次编集时做了修改。九十年代以前旧稿注释都很简单,作品和引文都不出注,更不标页码,成为惯例。这次编集最重要的修改是注释的规范化,刘宁和李鹏飞两位教授为此帮了大忙,费了很多时间和心力,特此深表谢忱。
由于上下编的编排顺序不是发表时间的先后,而是论述对象的时代,看起来这些论文的写作风格似乎不尽一致。八十年代的论文受刊物篇幅限制,大多经过勉强压缩,不能充分展开论述,显得过于紧凑。九十年代以后论文长度可以自由把握,相对比较舒展。加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也有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无法通过各篇论文编排的前后顺序反映出来,这是应当向读者致歉的。
商务印书馆历史悠久,向来受到学界尊敬。感谢选题组约稿,使本书能忝列于其他学术名著之中,深感荣幸。自选也是对以往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格局反思的过程。杜甫说:“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虽然已到桑榆之年,无法估量今后前程远近,但仍望以此为起点,鞭策自己继续长途跋涉。
葛晓音
上编
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
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
——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
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
──从《李峤百咏》谈起
初盛唐绝句的发展
──兼论绝句的起源和形成
初盛唐七言歌行的发展
──兼论歌行的形成及其与七古的分野
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
──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
刘长卿七律的诗史定位及其诗学依据
下编
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
──兼论支遁注《逍遥游》新义
论齐梁文人革新晋宋诗风的功绩
论初盛唐文人的干谒方式
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复古思潮的滥觞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独往”和“虚舟”
──盛唐山水诗中的玄趣和道境
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
后记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商务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一览,点击封面查看资讯或文摘
往期精彩回顾
编译所 | 戈登·伍德:1776年,美国革命中的政治思想创新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